今天是:
科研进展

《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文章:以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激发新动能-澳客下载

来源:科战所    更新时间:2022-09-09    浏览:2679
【字体:

8月31日,《江西日报》理论版刊登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文章:以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激发新动能。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mmexport1661946343014.jpg

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数字产业发展集聚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场景创新应用先导区、数字营商环境示范区,努力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紧扣这一目标任务,全省上下要以“第一等”站位,凝聚共识合力、加快推进落地,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建设激发新动能、壮大新引擎,推动我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筑牢应用赋能之基。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也是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的关键所在。目前数字基础网络已从建设期进入发展期,接下来将更加聚焦于在“建好网”(如何更加精准、经济地完善网络建设)的同时还要“用好网”(如何更加高效、规模化地拓展不同场景应用)。一是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提速。加快全省各地5g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推动地区网络设施深度对接南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速优化网间访问质量,提升省域间网络带宽,为培育元宇宙、vr/ar、物联网、数字创意等场景应用打造汇聚资源要素的“强磁场”。二是布局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当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迭代演进的第二大方向是“从连接到算力”。借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东风,加快推进我省区域数据中心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促进有序的区域竞争。同时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推动数据中心集群面向本地产业服务,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

坚持自主创新之道。数字经济发展要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新型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三大优势。当前,我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迫切需要提升“硬件 软件”融合度,促进价值链攀升,从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优势向技术创新优势拓展,推动产业从聚变、裂变到蝶变。一是探索科研新范式。充分发挥江西省超级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算力资源优势,重点依托南昌、赣州等高校院所,积极探索“超级大脑 未来实验室”改革新范式试点,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科研过程中的应用,缩短攻关周期,提升科研攻关和创新活动的速度和质量。二是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学习借鉴其他省份数字科技创新经验做法,围绕我省芯片、智能传感器、新型显示、智能终端、5g 工业互联网的前瞻性基础技术、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领域,组织实施专项计划和资金支持,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为牵引,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超前部署“制高点”技术,着力开发“杀手锏”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成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增强江西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力。

激发产业聚变之力。2021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4万亿元,列全国第12位,工业制造规模庞大,产业数字化需求巨大、空间巨大、潜力巨大,是我省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所在,也是发展实体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基础上,研究制定我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从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要素驱动、数字化效率提升等方面分类谋划、针对性布局,聚力推动全省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拓展区域数字经济合作。重点支持南昌、赣州、九江、上饶、宜春、吉安、抚州等城市,加快推进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产业链优势互补、核心技术协同创新、数据开放应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数字赋能区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一批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飞地”和“科创飞地”。

锤炼数字治理之术。通过数字赋能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前移,使其从末端和救济端前移至源头和预警端。一是强化法律法规保障。围绕数据安全和科学界定数据拥有者、使用者、管理者的权责,加快出台我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应用。深入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与社会化运营,促进民生服务大数据开发利用,积极培育一批面向公共服务的数据企业,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三是深化“互联网 监管”平台建设。宣传推广南昌交通与教育、上饶医保治理等经验做法,支持各设区市建成交通、教育、医保、税收等智能风控平台,加强数字化监管,积极推动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构建促进发展之制。围绕解决数字经济发展关键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桎梏,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容纳、释放促进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积极因素。一是探索数字经济产业链“链长制”。借鉴我省产业链经验做法,探索实施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以“链长”牵头、相关省级部门负责,聚焦“微笑曲线”两端完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梳理要素短板、关键技术等细分清单。二是持续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和审批流程优化改革,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对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和推广实施分类监管,探索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