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何林 陈朝晖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实现了中国科技实力一次次的历史性跨越,也孕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质的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科学家精神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勇攀科学高峰的生动实践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1949年11月就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其后10年,我国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崭新局面。
改革开放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1978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此期间,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兴盛富强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接续奋斗中,科学家精神孕育而生,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破解发展难题,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赋予科学家精神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鲜明底色。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深厚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第一位的要求。爱国是科学家的精神之源、使命之本。1949年底,朱光亚在其牵头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报国为民”,始终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不变的奋斗底色。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著名数学家吴文俊一生都专注于数学前沿研究,不断挑战未知领域,突破创新,从拓扑学到数学机械化,从纯数学研究到数学的应用,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数学。“中国天眼”奠基人南仁东,22年扎根深山,矢志不渝铸造大国重器,带领团队在创新的征途上披荆斩棘,终获成功,建造出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让中国在射电观测领域拥有了世界领先的重大科研利器。科学充满未知,探索永无止境。我国科技工作者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断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本质要求。求真务实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毕其一生的矢志追求,务实严谨的学风是科研有所成就的前提。钱学森在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上作出的贡献不可估量。他对于科学的态度一向非常严谨,面对学术问题,一直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坚持“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医学家林巧稚高度重视人体的复杂性和个体的特殊性,强调看病不是修理机器,“不能只凭数字报告下结论、开处方”。广大科技工作者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敢于质疑,认真求证,体现了严谨治学的精神品质。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崇高境界。许多重大研究成果需要历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科技工作者在祖国的召唤下,心无旁骛、潜心科研,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许多科学家都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在“两弹一星”的事业里,有太多人的奉献和牺牲。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完成他一生践行的信念:“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邓稼先在1958年接受研制核弹重任后,便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直到1986年临终前,他的身份和重大贡献才被披露。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数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在推动科技进步与谋求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特征。科学研究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综合、系统、集成的特征。尤其是科研成果的重大应用,都是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结果。因此,科学家要有宽广的视野,能够看到其他领域与自己研究领域的内在联系;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够诚心诚意地与他人相互配合,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来自全国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使得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许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众多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攻关的结果。没有协同精神,这些项目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科技工作者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奏响了万众一心、科研报国的时代乐章。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人才保障。科学研究需要薪火相传。科学家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也体现在对年轻人的培养上。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他曾说: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并强调要把年轻人推到最前沿的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让其充分发挥才干,在重大项目上担当重任。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取得的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期待着学生的进步、欣喜于学生的超越,体现了科学家心有大我、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
为建设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技工作者最大的科研动力来自对国家、民族怀有真挚的情感,来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无私奉献,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澳客下载的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肩负起历史责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开辟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敢为人先,追求真理,攻坚克难,集智攻关,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勇攀科技高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这是党和国家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自强不息、踔厉奋发,让科学家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来源:2024年第1期《党建》杂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监制:苗遂奇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
责编:张 纪
校对:赵瑞熙
制作:张 璋